面對疫情 有所作為
劉鐵斌 博士
今天是 2020 年 2 月 2 日,按照國家規定明天就是上班的日子,但是大多數地區的政府部門、街道辦甚至小區物業嚴令企業不許開工只可在家辦公,有的員工也說老板只顧賺錢,不顧員工死活。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由武漢迅速向全國蔓延,世界衛生組織更宣布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,很多國家停止了與中國大陸的航班,中國政府迅速組織人力物力,全民動員共同抗擊疫情。
疫情帶來的影響的確讓人焦慮,甚至有些灰心,經營企業很苦,如果環境成為一種經營條件,
我們需要面對的不僅是環境,還有企業自身。堅信企業發展才是最重要的,企業自我成長要不受環境的影響。什么是好公司?好公司在長期的經營中可能處在良性的環境中,也可能處在充滿危機的環境中;可能處在一個高增長的領域,也可能處在增長已經陷入停滯的行業。但是,這些公司經過自身的艱苦努力,取得了同行無法比擬的增長,年復一年,不管經濟是處在繁榮階段,還是處在衰退時期,保持增長都是他們堅定不移的信念。
這幾天不斷有企業界的朋友微信問我,如何看待疫情對公司的影響?如何判斷理解專家對疫情發展的判斷?每個人的答案是不同的,也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,在一個持續變化的環境里,正確的做法,就是要朝著特定的方向,做好一次又一次調整自己的準備,并努力在前進過程中不斷驗證和改變,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現實。在太多的不確定性市場中,持續而靈活的適應性,是你必須要掌握的能力。
我們的業務人員不能出差,我們的新建項目工地不能復工,我們的農藥廠、獸藥廠不能開工,甚至總部辦公大樓也被封了,但是我堅信再大的疫情也會得到控制。昨天的新增疑似病例出現下降,治愈數超過死亡數,曙光就在前面。在積極參與防控的同時,我們也在進行恢復后的準備,這幾天大好時機不能浪費,靜下心來,整理一下檔案,整理一下心情,疫情高峰很快就會過去。相信科學,疫情有規律,專家都說了只要隔離防范,很快會自然消失。相信政府,不談發病原因,只看現在控制力量,這是當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強有力的政府,其優越性大大體現出來。
春節假期延長,綠亨系統很多公司已經采取靈活有效的工作方式,他們開啟在線工作模式,讓員工在虛擬小組中學習,我想,如果充分利用好這段特殊的工作時間,也許會帶來不一樣的能力提升效果。比如壽光公司向我匯報,他們從初八開始在家辦公上班,每天安排三個人進行工作經驗分享,講工作經驗、培訓故事等,群內語音講一個小時,老經理帶頭營造一種工作氛圍,深信他們在家辦公也會非常努力。任何悲觀的情緒,無所作為的態度都是錯誤的,我相信,這次的疫情說不定就是我們成長的機遇。
(作者為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副會長、北京北農綠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)
|